财政部:长江经济带已建5条跨省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经验将全国推广

时间 • 2025-11-20 07:24:43
补偿
生态
流域

今年5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目前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情况如何?将如何推动落实?

9月1日,在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司长郜进兴表示,截至目前,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都建立了省内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这个基础上,先后建立了5条跨省际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力调动了上下游地区之间开展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积极性。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梳理长江经济带省份前期试点的情况,总结成熟案例,加强对其他流域和地区的指导,鼓励不同地方间交流学习,区域互动、共同提升,加快推广先进经验,尽早在全国各大流域都建立起横向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

▲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司长郜进兴

郜进兴表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制度创新,一种制度安排。它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和平衡生态保护地区和生态受益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谈判来实现这种利益互补。最早是从新安江流域开始试点,逐步以点带面扩大试点,目前已经在全国推开。补偿机制在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郜进兴介绍,2018年财政部牵头专门出台了中央财政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累计安排奖补资金180亿元,支持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和建立省际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也都积极出台相关文件,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截至目前,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建立了省内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这个基础上,先后建立了5条跨省际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力调动了上下游地区之间开展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积极性。其中,赤水河是全国首例3个省份共同建立机制的流域,为全国多省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郜进兴提到,赤水河流域补偿机制带动当地企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通过政企联动开展生态保护补偿,丰富了补偿形式。2018年-2020年,赤水河流域各个断面的水质均达到了补偿协议的标准,流入长江的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水平,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当地相关行业企业收入稳步增长,一些企业实现了转型发展,部分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还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可以说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021年4月,财政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出台了《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机制建设以地方为主,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引导和奖励资金,重点支持地方在干流和重要支流建机制,奖励资金按照“早建多补”的原则落实,结合地方协议签订的补偿资金规模和生态功能重要程度等情况予以安排。郜进兴表示,财政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梳理长江经济带省份前期试点的情况,总结成熟案例,加强对其他流域和地区的指导。同时也鼓励不同地方间交流学习,区域互动、共同提升,加快推广先进经验,尽早在全国各大流域都建立起横向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