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局:去年底,民族8省区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4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夏更生在介绍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工作时提到,整个脱贫攻坚的8年间,我国始终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实施精准方略一以贯之的予以倾斜支持。攻坚期内,中央财政对民族8省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3000亿元,占全国45%。8省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占全国39%。在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也给予倾斜支持,为打赢民族地区的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民族8省区贫困群众的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去年底已经突破了万元大关,而且还高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水平。
“应该说,通过这些超常规的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跑出了加速度,没有拖全国的后腿。”夏更生说,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之后,国家将大部分民族地区纳入深度贫困地区,把“三区三州”作为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的主战场,新增的脱贫资金、项目、举措都向这些地区倾斜。
夏更生介绍,去年国家对绝大多数地处民族地区的52个深度贫困县开展挂牌督战,攻克绝对贫困的最后堡垒。经过不懈努力,少数民族的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包括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了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第二次的历史跨越。民族8省区贫困群众的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去年底已经突破了万元大关,而且还高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水平。据第三方评估显示,2020年底,民族8省区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平均都在94%以上。应该说,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夏更生表示,下一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新的征程中,国家还将继续把民族地区作为巩固拓展的重点区域,把少数民族群众作为巩固拓展的重点对象。重点在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针对所有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在民族地区要落实好。二是继续强化对民族地区的倾斜支持。包括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县,以及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此外,国家还整体支持西藏、新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涉藏州县仍保持现有的对口支援关系不变。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过渡期内,财政的资金规模保持总体稳定,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生漆雪梅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