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杨开忠院士:数字和绿色融合的经济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2月25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以《必须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之路》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之路。
“这是抓住和引领新科技新产业革命的内在要求。”杨开忠表示,正在发生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是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技术、绿色数字技术、交通技术的融合。“我们需要顺应这一规律,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推进数字产业与数据市场、可再生能源产业、新能源交通产业、碳市场的协同发展。”
同时,这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要求。杨开忠说,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就是要提升中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和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是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根本性方向和战略重点,能否最大限度获取在全球配置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的强大能力,关系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成败。“因此,发挥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益,最大限度形成数字绿色经济融合的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
杨开忠认为,培育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是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提高绿色经济的竞争能力,是提高绿色经济竞争能力的战略性途径。必须大力开发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清洁生产、新能源开发、储能、减碳等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6G等新型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杨开忠表示,从发展数字经济的角度看,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成绿色转型。杨开忠说,数字经济是结合智能知识和创造力创造财富的经济,是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然而数字经济绝大部分或者整体上是能源密集型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5G基站的能耗是4G基站的4倍左右;数据预测,到2025年,5G基站总能耗大致占到全社会用能量的20%。“数字经济在极大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必然大规模增加碳排放,因此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能源系统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根本的转变。”
杨开忠介绍说,2022年,我国已经确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湖州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深圳市、重庆高新区、四川省成都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的综合试点,“我们相信数字和绿色融合的经济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日益强大的新引擎。”
红星新闻记者彭惊摄影记者王效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