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来临,蚊子到底为什么只咬你?|农视点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又到了和蚊子互相折磨的季节。今天就说说,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被叮咬后又该怎么做?
农视网
,赞14
首先,关于“招蚊体质”的传言,比如“O型血更招蚊子”“皮肤黑的人容易被咬”都没有科学依据。
以下这些人才是蚊子的“心头好”!
体温高、容易出汗、新陈代谢快的人,身上容易释放乳酸、尿酸或者其他挥发性物质;呼吸频率比较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人;喝酒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除此之外,蚊子喜欢凉爽、阴暗和潮湿的地方,怕晒又喜欢水,所以阴冷潮湿的角落,容易形成积水的地方,都比较容易有蚊子扎堆。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
最后再说说被蚊子叮咬后错误的操作。
很多人被咬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使劲挠,但这其实是不对的。蚊子在叮人之前,会先把自己的口水注进我们的皮肤,这些口水里不仅含有抗凝血成分,还有麻醉作用,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吸血。
当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出蚊子的口水,就会释放组胺,增加局部的血流量和白细胞,和蚊子注入进来的毒素做对抗,所以我们的皮肤才会红肿、刺痒。也就是说,我们再使劲抓挠蚊子包,也无法真正止痒,甚至还可能让细菌趁虚而入,引发感染。
更严重的情况,如果蚊子包异常肿大,或伴随持续高烧、肌肉酸痛,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是坏死性筋膜炎的征兆——这种疾病虽然罕见,但后果极其严重。
图源:AI生成
那么,被叮咬后如何科学止痒呢?
民间流传的“掐十字法”其实并不靠谱,它只是用疼痛掩盖了痒。正确的做法是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冷敷缓解肿胀,或者涂抹含薄荷醇、炉甘石成分的药膏,它们能温和地抑制瘙痒,避免二次伤害。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源头减少蚊子的骚扰。保持环境干燥、清理积水、使用蚊帐或电蚊香,都是有效的防蚊手段。
如果你属于“招蚊体质”,记得夏天运动后及时洗澡,减少汗液和乳酸堆积,也能降低被叮咬的概率。
图源:AI生成
农视点述评员|杨婧轩
剪辑|胡旭
主编|杨公元
监审|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