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

时间 • 2025-07-27 11:52:20
疫情
能力
重大

作者丨张立伟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但是,在这次应对疫情中,也反映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在防控初期一些地方各行其是,缺乏理性科学的工作态度。因此,中央提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因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而这恰恰是一些地方政府所忽视的,在实际工作中部署不到位,考虑不周全。同时,一些地方不遵照统一指挥和调度采取措施,本位主义严重。

其次,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应加强相关领域的法治建设。这需要中国加强法治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还要抓紧出台生物安全法等法律,彻底消灭野生动物交易现象。

其三,这次疫情暴露出重点卫生防疫物资(如防护服、医用口罩等)储备不足问题,在其他物资储备方面也还可能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必须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在关键物资保障方面要注重优化产能的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其四,在疫情防控期间,必须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要有主动权,掌握主导权。各地政府要完善疫情信息发布,依法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媒体要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深入报道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宣传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对善意的批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对借机恶意攻击的坚决依法制止。

其五,在疫情防控中,有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严重。比如要求基层重复报送各类表格,这些表格的内容其实相差无几。还有些干部作风飘浮、不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防控基本情况一问三不知。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最大敌人,必须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运用法治的方式进行严厉打击。

其六,在疫情防控中,一些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提高工作本领,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

其七,在疫情防控中,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层层加码、政令不畅的现象。对于此次疫情的防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层层加码的现象,导致政令不畅。比如公安部、交通部要求维护正常交通秩序,禁止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但在有的基层这个要求并未得到认真的执行。

另外,这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应进一步加强。在全国各地实施一级应急响应后,街道和社区实施地毯式排查,采取了更加严格、更有针对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及时防止了疫情蔓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从这次疫情防控看,是完全正确的,应该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