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爸妈看!2020年关于养老金有这些新变化

时间 • 2025-08-05 04:50:40
养老
保险
养老金

关于养老金~

又有新消息了!

2020年伊始,新一轮养老金上调窗口再度开启。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16连涨,城乡居民养老金有望继续上调,多地已在酝酿具体方案。与此同时,2020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迎来关键年,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再谋新突破,多项重磅举措蓄势待发。

1

4省份已公布养老保险调整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重庆、天津、内蒙古、广东等4省份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整方案,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其中,重庆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调整为13个档次:最低为每年100元,最高为每年3000元。重庆还规定,对65岁及以上老年参保人员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天津此次调整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一至五档标准不变仍为600元至1800元,档差300元;六至十档标准适当提高,调整为2400元至4800元,档差600元。

内蒙古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上限由原来的3000元调至7000元。按照内蒙古此前相关文件规定,个人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3000元13个档次,调整后变为每年200元-7000元共12个档次。

广东将个人缴费上限由原来的3600元调至4800元。即原来广东省个人缴费标准为每年120元-3600元10个档次,调整后变为每年180元-4800元9个档次。

2

养老金可用社保卡领取

2019年10月下发的《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压缩制发周期优化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的通知》提出,2019年底,全面实现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保险待遇。2020年底,实现养老保险业务全流程使用社保卡,推进社保卡在就业服务、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发放等领域应用。

社保卡如何领取养老金呢?据了解,社保卡内设金融账户与医疗保险账户,并实行分账管理,金融账户的资金管理和安全保障与银行借记卡完全相同。如已经开通社保卡的金融账户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社保卡领取待遇;未开通社保卡金融账户服务的,请携带相关证件到社保卡发卡银行服务网点办理金融账户激活业务,金融账户激活后即可通过社保卡领取待遇。

同时,社保卡申领时间也大幅缩短。2020年底,70%以上区县零星制发实现“立等可取”。

3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可网上办理

以往,企业职工在跨地区跳槽就业后,社保的转移接续手续比较繁琐。网上办理后,将大大减少个人来回奔波的麻烦,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更加方便。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已于2019年9月正式运行,个人可以通过此网站及时了解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的办理进度情况。

此外,各地还在陆续开通电子社保卡应用。人社部要求,2020年,不低于25%的持卡人领取电子社保卡,完成地方模式向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统一支付结算模式的切换;2021年,形成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广泛协同并用的线上线下“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据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中,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职业年金投资管理办法或加速出炉。2020年年内将继续上调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养老金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金投资将全面收官,备受关注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步入全面发力期。

继2019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5%之后,2020年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16连涨,养老金上调方案已在酝酿,或于近期加快出台。

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方案也在酝酿。广东、内蒙古等地方案渐次出炉并于本月正式实施。比如,广东省2020年将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每超过1年每月加发不少于3元基础养老金;对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高龄参保人,每月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同时,将个人原缴费档次调整为每年180元至4800元之间九个档次。内蒙古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调整为200元至7000元之间共12个档次。对各缴费档次政府补贴也作出明确规定,3000元补贴90元,5000元补贴95元,7000元补贴100元。

4

看看专家怎么说

确保养老待遇稳步提升,2020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望迎来新突破。“2020年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键年,社保降费效果开始显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力度继续加大。同时,‘十三五’收官之际,社保将基本实现全覆盖,‘十四五’目标将敲定。”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说。”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符金陵日前透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对于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点,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我国将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2019年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在2018年3%的基础上提升至3.5%,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此外,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改革前后养老待遇平稳衔接,并尽快出台有关职业年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微信、经济日报微信

编辑:李众

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