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股市丨人均赚超11万?有人刚刚入场,有人终于离开
2020年A股终于收官,绝大多数投资者笑到了最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下午收盘,上证综指报收3473.07点,全年累计涨幅13.87%;深证成指报收14470.68点,全年累计涨幅38.73%;创业板指报收2966.26点,全年累计涨幅达到64.96%,也是近五年来的最高涨幅。
这样的指数涨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量股票翻倍甚至翻几倍。事实上,全年有近千只个股涨幅超过50%,400多只个股实现翻倍,60多只个股涨幅超3倍,最高涨幅甚至超过了10倍!
据沪深交易所数据统计,2020年沪深交易所股票总市值78.28万亿元,较2019年年底增加20.41万亿元。根据中国结算披露的数据,11月末A股投资者合计1.76亿户,若以此计算,2020年A股投资者人均获利约11.6万元。
2020年股民人均赚超11万,你赚了多少?
投资大年人均赚11万
回首这一年,因为疫情确实挺不容易。上半年中国经济就像按下了“暂停键”,一度停工、停产、停业、停学,各项经济指标也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都受到较大冲击。但在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之下,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主要经济指标先抑后扬,走出了快速反弹之路。
2020年已经过完,现在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一年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对比全世界看,中国的表现格外瞩目,很可能是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而2020年的A股行情,也以指数的形式,记录了每一次危机和转机,每一轮悲观与乐观。
受新冠疫情影响,2月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指暴跌7.72%,两市逾3000只个股跌停。3月末受外围市场影响,沪指一度失守2700点大关,恐慌情绪蔓延。然而行情正是在极度悲观中悄然来临。
随着国家层面对疫情防控的力度和对金融市场的支持,恐慌的投资者稳住了阵脚,重拾了信心。大盘指数也很快企稳,并一步步走出了深V反转行情,疫情大考通过,直至进入波澜壮阔的牛市当中。
8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受到注册制的刺激,创业板迎来超级行情,甚至一度超过沪市的交易量,而全年创业板个股暴涨,其中不乏涨幅逾10倍的个股。
从A股看,2020年的股市确实挺争气,算得上一个投资“大年”。数据显示,2020年1.76亿股民人均赚超11万元,可谓赚钱效应突出。总体上还打破了“七亏二平一赚”的魔咒,绝大多数投资者都笑到了最后,而且成就了很多投资神话。白酒行情更是贯穿全年,以120%的涨幅稳居首位。
从红星资本局身边的例子看,有位小姑娘是新股民,从买入股票到资金翻倍,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一个月。一个去年才参加工作的朋友也是新股民,以3万元入市,中途又追加2万元,胆子大爱追热点,像白酒、猪肉、电动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基本上都在参与,到年底总市值已达27万元!这样的收益率足以让投资老手汗颜。
反观更强调风险意识和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操作上相对保守,导致年度收益率集中在30%-50%之间,还有炒股10多年的老股民收益率没跑过大盘指数。不过,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老手往往资金更加雄厚,即使30%的收益也是可观的数字。
2020年基金也是全线飘红,成为公募丰收大年。特别是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业绩突出,500多只股票型基金年内平均涨幅超过45%,其中50多只基金涨幅超过100%,还有少量几只基金甚至超过150%。让基金投资者笑逐颜开,也让更多投资者选择跑步进场,导致多只基金申购份额创下新高。
亏钱的照样亏到腿软
2020年A股市场整体是赚钱的,但具体到个股仍然比较扎心,全年仍有1700多只个股下跌,大约占比4成。
其中,绩差的ST股整体表现糟糕,不少还出现股价被“腰斩”的情况。全年跌幅最高的十大股票全是ST类个股,甚至有股价跌幅超90%,真要亏到人腿软。另有16只股票已经告别A股,黯然退市,一些投资者也就此告别了A股。
年末市场还频繁出现个股“闪崩”及连续跌停的现象。其中,连续跌停“冠军”仁东控股(002647.SZ)遭遇了14个跌停,“亚军”济民制药(603222.SH)遭遇了10个跌停。此外,连续5、6个跌停的个股还有数十只之多,如果投资者不幸“踩雷”,无疑会遭遇惨重损失,甚至出现辛苦大半年,几天就亏完的情况。
在股市这个博弈场里,暴富和血亏总是同时存在,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就一定有人亏损累累。即使在牛市当中,“赚指数不赚个股”也是许多散户真实的写照。对于很多人来说,股市赚钱并不容易,甚至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情况。
所以“股民人均赚11万”的新闻一出,很多人都懵了,还引发了集体吐槽:有人说看了这数据心里太憋屈,有人说能不能把钱还我?也有人说难道我炒的是假股票?事实上,这个数字只是用A股增加的市值除以账户数量,简单粗暴地来计算,也就是“被平均”了,对投资者的实际意义并不大,或者说“仅供参考”。
以成为2020年A股最强“绞肉机”仁东控股为例,有投资者晒出的个人账户显示,合计亏损高达800多万元。而且因为其系融资标的,部分投资者在融资爆仓后,不但股票归零,还因融资倒欠券商的钱,强平后被继续追偿欠债。一些投资者表示“亏得都不敢告诉家人”。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新股民喜欢无所畏惧追热点的手法,在牛市确实可以取得惊人的收益,但一旦市场转变,风险往往也会成倍放大。以年底这段时间看,“闪崩”跌停频现。
在红星资本局近年的采访中,多次遇有投资者表示:“如果让我重新选择,宁愿没有选择炒股。”某种程度上,炒股的确可能上瘾,而且精神紧张、影响健康、干扰工作、忽略家庭,所以对某些人来说,或许不进入股市才是更好的选择。
牛年是否会继续走牛?
2021年即将迎来农历“牛年”,股市还能不能继续“牛”下去?是否还能继续乘风破浪?
红星资本局初步统计各机构的预测情况发现,大多数机构仍然趋于乐观,认为牛年会继续走牛市,甚至抛出了“长牛”“慢牛”“结构牛”“科技牛”等关键词,乐观者认为2021年是“大牛”,谨慎的机构则称是“小牛”。
也有少数机构较为冷静、克制,看法相对保守或中性,认为2021年要降低收益预期,甚至说可能是投资“小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弱市。关键词则有“震荡”“降预期”“前高后低”“攻守兼备”“逆水行舟”等等。
整体上看,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无论是宏观政策、经济运行、制度环境、投资者结构,还是上市公司质量上,都将呈现一片新气象。同时,随着市场逐渐“去散户化”,如果投资者对股市无所适从,或者就想图个省事,不妨买一些优质的股票型基金,跑赢指数问题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每到岁末年初,总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大V跑出来吓唬大家,常见的如这种:“今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
其实这种话已经讲了很多年,如果有心去网上搜一下,会发现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基本上每年都是“最困难的一年”。这两年甚至还有了升级版:“今年是最难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或者这种:“今年很难,明年更难,后面几年非常难。”
——再大的困难,我们就不过了吗?
正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即使每年都在说困难,但实际上还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更何况中国经济实力厚、动力足、调节力强,2020年经济增速的V型曲线,已经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那么对于2021年,我们有理由更乐观、更自信。
展望2021年,愿疫情早日结束,愿生活恢复正常,愿大家投资顺利。不管未来怎样,它都会到来。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李伟铭
编辑陈成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