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点落差中消散的财富:新三板守望者今何在?

时间 • 2025-07-16 13:00:55
公司
市场
投资
企业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大潮终将退去,理性永远不会缺席。终于在监管政策一再收紧,股灾后权益类投资大幅收缩的背景下,新三板市场一步一步买入寒冬,去年那些财富梦想也随之淹没。股权投资系列调查之一:新三板投资过山车对资本市场长期关注的你,不会错过今年一句著名的论调——“一级市场开始散户化”,这个论调指向了一级市场的高估值与疯狂。诚然,眼下要下这种结论还是太早,但是一系列数据也显示有些变化正在发生。清科数据显示,经历过2015年的井喷之后,2016年上半年中国大陆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节奏已有所放缓。天使、VC和PE机构共募集909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同比下降46.2%。更为重要的是,退出的渠道越来越艰难。2016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退出案例中80%为新三板挂牌退出,由于监管趋严、IPO审核速度放慢,2016年上半年IPO退出案例数仅为146笔,不足2015年全年的三分之一。大潮开始退去,风险暗礁显露,这其中到底是什么样的真实境况?这期财富管理,我们为你带来这个最火投资领域的调查。这一次,我们先把眼光投向新三板股权投资,这个在去年声名鹊起的市场,眼下是否依然好时光?

2016年10月27日,新三板做市指数报收在1083.99点,这距离2015年4月7日指数最高点位2673点相差了近1600点。谁也不知道这1600点的跌幅中包含了多少的财富梦想。对于目前新三板市场的近况,资深的新三板参与者知点投资创始合伙人马起华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嘲道:“你问我新三板市场到底了么,我觉得应该到底了,因为你和谁推荐新三板,他们已经觉得你很奇怪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新三板股权投资从“天下谁人不识君”变作了“谨慎观察”。市场或已忘记,一年多以前新三板市场甚至比尚处在牛市中的A股市场更具有财富效应。暴涨下的财富效应实际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或者市场俗称的“新三板”市场在2015年1月份之前仍旧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边缘,因为投资者门槛,企业不成熟等多种原因,很少有人听说或在意过这个市场的兴衰。2015年1月20日一根涨幅为0.8%的小阳线正式开启了新三板二级市场的疯狂,随后的50个交易日中三板做市指数遭遇暴力拉升,指数狂飙62%。由于新三板不设涨停板限制,一些个股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数倍的涨幅。一家大型券商文化体育产业的研究员余雨(化名)就是在这波行情中杀入新三板市场,看过数家体育板块新三板企业的她,最终和几个朋友垫资开户买入了调研过的其中一家公司。在金融街一家咖啡馆中,余雨端起手中拿铁又回忆起新三板疯狂造富的那段时光:“当时市场很躁动,我觉得新三板市场可能要来一波大涨,于是我们几个朋友凑了点钱,但投资门槛500万,手里的钱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又找了家财务公司借了两天的过桥资金完成了垫资开户,就这样买了工体附近一家新三板公司的股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余雨买入的这家公司在后续短短20天时间里,浮盈就高达60%。正是这一波暴力拉升让资本市场快速知晓了这个彼时还具有财富效应的市场。因为500万的投资门槛,普通人很难参与新三板投资,但火热行情之下市场垫资开户机构疯狂涌现,垫资开户的成本也由最高时3万元降至了最低时团购优惠不到8000元。“这个时候违规散户进入的数量非常大,市场活跃一部分原因也因为这些散户的操作比一般机构要频繁很多。”北京中信建投一家营业部投资经理沙亚文(化名)对记者表示。“这些散户很多甚至连新三板的交易制度都不了解就进入市场了,但他们在那个时候唯一知道的是新三板市场可能能赚大钱。”沙亚文讲道。尽管二级市场行情在2015年4月7日戛然而止,但这不影响后续数月时间新三板市场股权投资的继续疯狂。董秘饭局承销二级市场的疯狂很快转移到定增的市场,新三板定增市场在2015年4月之后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定增市场开始进入百亿级融资大关。前期二级市场的财富效应除了吸引了散户,机构也循着赚钱的味道进入。很多新三板公司的定增甚至出现了一股难求的景象。2015年在一家新三板公司做董秘的皇甫嘉(化名)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了当时董秘圈饭局上大家疯抢其中一家公司定增额度的故事。“当时,很多人把新三板公司定增当做一定能够赚钱的机会,很多公司发定增抢都抢不到。我们有个董秘的圈子,因此这些董秘就成了一家公司发布定增方案后最先可以拿到一部分额度的人,经常一顿饭的工夫一家公司几千万的定增额度就抢光了。这些董秘拿到其他公司的额度之后有的自己花钱买,有的再拿出去转卖。后来有些机构或个人知道我们能够搞到其他公司定增的额度,甚至愿意出高价让我们帮着去拿定增份额。”除了董秘圈外,新三板公司的董事长也在抱团做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去年中段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定增方案自然人中都能看到很多新三板老板的身影。更有甚者,新三板18家挂牌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投资新三板。其中一家领头公司的董事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自己是新三板公司,当时也看好新三板市场,所以我们也拿出一些资金投资一下新三板,这代表我们企业本身就看多这个市场。”除了董秘和新三板的董事长之外,社会各界都在感受着来自新三板财富效应的热情,连娱乐界也感受到了这种热情。一位投资人士曾向记者描述过一个他亲眼目睹的情景,某位著名歌星在某一次饭局上被人兜售新三板企业的股权。当其时该歌星位于北京金融街,一位新三板投资业务员热情地向他推销:“老师,新三板未来有转板制度,前途无可限量,赶紧投资搭上这班车。”企业话语权反转一时的火热,让资金短时间内大量涌入,这也导致新三板企业与投资方地位的微妙变化。2016年10月,在北京一处新三板企业融资路演的现场,投资人寥寥无几,台上正在路演的董秘也缺乏活力,但一位帮助企业寻找定增资金的掮客王胜却眉飞色舞地向记者描述当时企业骄傲的姿态。王胜讲道:“以前是企业找机构,定增价格一压再压,很多公司的定增都没人认购。当时的情况是,一些不好的企业都敢狮子大张口,要趁这个热劲多融一些钱,主动权已经到了企业的手里。我接触的一些项目你根本没法尽调,也没法谈,只要提条件,必然找其他投资人,因为确实有不提条件也没有要求的投资人在排队。”排队给企业交钱的不仅仅有投资机构,市场上各色人等都不想放过这个有可能一夜暴富的机会。当时的市场有多疯狂,通过2015年定增融资规模座次第一的中科招商的案例便能了解。中科招商向市场发售定增的价格为18元每股,但认缴机构最低认缴规模不低于1亿,募资总规模近100亿。这些认缴机构的组成中包含了社会各界的财富梦想,记者朋友圈中的一位上海富家太太陈某彼时也同样想要参与中科招商的定增,承销商层层抬价之后陈某买入中科招商的成本价竟然高达35元每股,这相比中科招商初始发售的价格翻了近一倍。截至2016年10月27日,中科招商股价报收于1.42元每股。当时和陈某买入中科招商的不乏投资者精英,一代公募投资大佬王亚伟也大举杀入中科招商的定增当中,根据目前可以查到的数据,王亚伟在中科招商上浮亏近3亿。敢死队仍在掘金然而,大潮终将退去,理性永远不会缺席。终于在监管政策一再收紧,股灾后权益类投资大幅收缩的背景下,新三板市场一步一步迈入寒冬,去年那些财富梦想也随之淹没。截至记者发稿,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达到了9300家,但近几个月单月融资规模又跌至百亿以下,做市指数也由最高点跌回了1000点附近。新三板股权投资在2016年又要回归原点,企业定增发不出,投资者深度套牢,投资机构不再募集新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但废墟之上仍有掘金者。一群人数规模在200多人的散户队伍仍旧没有放弃新三板。其中一位坚持每天盯盘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者李亮在6块电脑屏幕前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打法:“去年很多公司的股票在高位停牌,有的公司今年顶不住了,随即在发布利好消息后选择复牌,但是市场的卖盘情绪很重,通常这样的公司都会复牌暴跌。我们一些投资者就约好在复牌暴跌的当天杀入,然后在第二天开盘反弹的时候卖出。”但李亮也承认如今的新三板市场很难做,那种语气就像渔夫望着一片鱼即将被打光的海域一样。记者手记:新三板,何日君再来?2015年初新三板市场暴涨之际,笔者和几个经常关注新三板市场的朋友就有些着急。作为一个新生市场来说,这样急匆匆的暴涨实在是有些猛。暴涨期间,急功近利的市场多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垫资开户,老板利用持股优势操纵市场,违规借壳等诸多灰色地带迅速浮出水面。熟悉中国资本市场的人恐怕对老三板并不陌生,笔者就曾了解到全国股转系统开办的初衷里有一条是不愿意步老三板的后尘。终于在50个交易日的凶猛拉升之后,新三板市场迎来了监管的雷霆之怒。短短数月的时间里,数项指向性极强的监管政策和发声将新三板市场暴涨之势逆转。此后,证监会层面也毫不避讳监管对于新三板市场的影响,新闻发言人就曾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讲道,“证监会加强对新三板市场主体交易行为规范力度、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现象,使异常价格成交大幅减少。从2015年4月中旬开始新三板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回落。”事实上,这一回落便是一年半的时间。今年以来,尤其是分层前后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都想搞明白,新三板市场何时会以真正强者的模样归来。今年很多人将行情压在了分层制度上,但分层制度的刺激仅仅维持了一周,随后新三板市场又掉头向下直至1000点附近。笔者倒是认为,新三板距离东山再起还有一些时日。首先,目前新三板市场制度搭建依旧没有完善,新三板作为一个新生市场仍旧需要完善。而去年市场慢慢转冷也给了监管层完善制度的条件,去年4月份至今,市场分层,提高挂牌门槛,完善推出机制等多项基础框架性制度都在逐步推出。笔者也了解到,对于目前的监管层来说,流动性,市场交易活跃度的重要性要排在市场制度完善之后,也就是说市场好不好并不是监管层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一个决定新三板市场能否东山再起的因素,是新三板市场定位的预期——即做预备板还是纳斯达克。目前新三板市场有点定位模糊,如果说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但制度创新供给的力度远远不够。但说是预备板,与A股连接的隔阂却又太多。但如果新三板定位的预期无法明确,新三板市场投资的逻辑,退出的逻辑也都无法明确,增量的资金自然也无法进入。但笔者依然相信新三板有真正归来的一天,无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全球最大的基础性证券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都有重新东山再起的理由和土壤。(编辑杨颖桦)

21君

小伙伴们,你了解新三板么?你经历过最近一两年新三板的大起大落么?你怎么看待这个市场?推荐阅读专题丨新三板守望者今何在?知道这个道理,买房买车至少能省个几万块!涨涨涨!9月CPI涨声一片:房地产热门省份物价涨幅明显

本期编辑陈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