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4博士2博士后的浮夸学历怎么诞生的?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应查清

时间 • 2025-07-27 19:09:57
灰色
利益
学历
浮夸
博士

近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95后”研究员赵子健火了。据公开简历,年仅29岁的他不仅手握4个不同专业的博士学位以及两个博士后,还拥有22项社会兼职。

不过,“少年得志”的故事在互联网世界没能存活太久。随之而来的多个“查无此人”“无关”的撇清声明,以及“2个博士学位无法通过中留服认证”的核查结果,宣告了这场“闹剧”的结束。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不是说不可能,但面对如此“亮瞎眼”的简历,照理说招聘方该严加核查才对,但偏不,就让其华丽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原因无他,这些“帽子”,无论真假,大家各取所需。往轻了说,双方都沉浸在浓厚的学历情结中不能自拔;而往重了说,不管主观还是无意,他们实际上都共同构成了“速成学历”“假学历”灰色利益链上的关键一环。

他们或许没有想到,曾经屡试不爽的镀金进阶路,竟然会因镀金过度而被质疑被斩断。正应了那句话,命运给你的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既然这出闹剧的“遮羞布”已被挑开,那么我们对其的关注,就不该满足于“解聘”——这不过是平息舆论的惯用手段,还应按图索骥查清背后可能的灰色利益链条与交换“地图”,让这样的浮夸简历不再敢如此招摇过市,浮夸学历故事再无生存空间。

(作者:莫洁)

来源:光明日报